2011.4.5这天双节:清明–三月三
下午在上着网,做着网站。突然门被敲响了,有点惊讶,很少有人会敲我的门。一开门,原来是房东阿姨,正端着一个碗,里面有蛋、桂圆、枣等,说给我两个蛋,当时还慌了,怎么突然拿蛋给我吃,房东似乎发现我疑惑的脸色,随机说了句:今天三月三,要吃蛋的。原来如此,今天除了是清明,还是三月三。
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,则清明风至。
清明时节雨纷纷。
二月二,龙抬头;三月三,生轩辕。
三月初三春正长,蟠桃宫里看烧香;沿河一带风微起,十丈红尘匝地扬。”
这几句分别是两节日的由来及说法的诗句,下面分别是由来的诠释:
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。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,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《历书》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此得名。”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,故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”之说。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,传统活动为扫墓。2006年5月20日,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三月三,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,时在农历三月初三。 古称上巳节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,中国自古有“二月二,龙抬头;三月三,生轩辕”的说法。魏晋以后,上巳节改为三月三,后代沿袭,遂成汉族水边饮宴、郊外游春的节日。
农历三月三,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。晚清《都门杂咏》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:“三月初三春正长,蟠桃宫里看烧香;沿河一带风微起,十丈红尘匝地扬。”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。她有两个法宝: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,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——蟠桃。神话传说中的嫦娥,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。此后,在一些志怪小说中,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。
在网上很多评论说两节相遇,认为这样的日子“不吉利”,一些农村家庭开始购买红布和桃罐头“逃避晦气”,而民俗专家表示,这样的“两节相遇”只是一种巧合,完全是正常现象,没有“避灾冲喜”的必要 。
看网上王博士说法:
农历三月三与清明节相遇,到底有什么说法?在大门上挂三尺三寸的红布和吃桃罐头真的能消灾避难吗?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、民俗学博士王志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:
王博士介绍,农历三月三和清明节气重合,这样的“两节相遇”只是一种巧合,完全是正常现象。为什么会出现“年头不好”的说法呢?因为在我国南方,人们比较看重农历三月三这个日子,而北方人往往不太在意。这是由于农历三月三的时候北方还比较冷,而南方正好赶在春天,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,也是各种传染病、瘟疫盛行的时候,因此南方人认为这个日子不是很吉利,民间会在这一天进行放风筝等活动,以取“放除晦气”之意。而清明节,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,主要活动是扫墓等。所以有人认为,这两个日子相遇,有不吉利的意思。而中国人驱邪避难的方法往往就会想到红布,以红色为吉祥色,至于桃罐头,则是采用了“桃”与“逃”的谐音,认为吃桃可以“逃避”灾难。还有以往曾经流行过的买红背心“避邪”,买金斧头“求福”等,实际上,这都是人们趋吉避灾的一种心理暗示,没有实际意义。
资料来自网络,自个也学习了哈!!!最后还是要感谢下房东阿姨给的两个蛋,O(∩_∩)O
本博文章基本上属于原创或收集整理,都是心血结晶。
欢迎转载分享,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!
本文地址:2011.4.5这天双节:清明–三月三